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历史悠久,其发展的起点为1938年创建的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并入当时的沈阳农学院,成立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和农产品加工专业。1958年,开办农业气象专业。1965年,学校进行系和专业调整,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土壤农化专业、植物保护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农业气象专业。1980年,创建农业生态学教研室。1996年,经农业部批准,在原农学系、园艺系、植保系的基础上组建农学院,设农学系、蔬菜系、果树系、植物保护系、农业气象系。1998年增设生态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1999年,经农业部批准,由原农学系和农业气象系合并,组建成立新的农学院,下设农学、应用气象、生态学、农村区域发展4个本科专业和种子生产检测及经营1个专科专业。2012年,农学院新增大气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农学院现有农学、种子科学和工程、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生态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态学是校级示范性专业。学院设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作物学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大气科学学术硕士和生态学学术硕士等四个一级学科点。作物学学科下设北方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北方水稻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玉米和特色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大豆遗传改良与生理生态、东北花生生物学与遗传改良、耕作制度与生物炭技术6个研究方向。拥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生物炭与作物生态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作物基因组与种质资源、农艺与种业、农村发展7个二级硕士点,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作物学一级学科是辽宁省一流学科(第一层次),进入辽宁省20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系列。学院下设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生态、应用气象、大气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6个教研室;拥有水稻研究所、特种玉米研究所、花生研究所和大豆研究所4个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所;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有为本科生实验教学服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有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一个--生物炭与土壤改良重点实验室;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农业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水稻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农业部北方超级粳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农业部超级稻成果转化基地、沈阳农业大学国家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有辽宁省重大科技平台—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中心以及辽宁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等。有旱田教学科研基地和水田教学科研基地510余亩,校外实验基地900余亩,实验教学用房102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370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约1.1亿。
教职工130人,其中正高级33人,副高级4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6人次,农业农村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人才1人,农业农村部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第六、七、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各1人,首届种业科学家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全国气象教学名师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辽宁创新团队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和辽宁省学术创新团队6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气象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团队2个、中青年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12人。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生物炭研究院主办的期刊BIOCHAR最新影响因子13.1。设系建院以来,为国家培养包括2名院士、多名国家级人才在内的高级农业技术人才11000人。
现有本科生1239人,硕士研究生565人,博士研究生142人,博士后13人。
每年为国家培养的各类专业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企事业单位和农业推广部门,从事管理、科研、教学和推广工作。
农学院学科体系健全、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学术地位全国一流。全院师生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数据截止到2024年9月)
电话:024-88487135 邮编:110866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