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专业介绍 >> 正文

我和我的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

日期:2025-06-26作者:

专业概况

沈阳农业大学是全国较早开展种子科学教学和研究的农业院校之一,1996年开办种子生产检验与经营专业专科班;2012年招收第一届四年制本科生;2022年获批种子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历经20多年的发展建设,师资力量、硬件条件显著提升,先后与国内外多家种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区域种业人才培养基地。

专业定位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服务国家种业振兴战略为目标,立足辽宁、面向东北、辐射全国,为我国现代种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专业优势

国家战略需求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时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三亚崖州湾国家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再次强调“种子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抓住中国的种子,才能稳定中国的饭碗,实现粮食安全”。

专业基础优势

种子科学与工程作为作物学学科的主要支撑专业,2024年作物学学科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象,学科拥有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发改委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24个,教学、科研硬件条件优越,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区位特色优势

辽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单产水平为全国粮食主产省第二,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作物种子培育、生产和销售大省,辽宁种业在东北乃至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

培养目标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础,面向农业和种子产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长发育、种子生产加工、种子检验与质量控制、种业政策法规、企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各环节技术与技能,能够从事教学、科研、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专业要求学生富有责任感,心胸开阔,学农爱农,心系国家种业发展战略和国家粮食安全,具备开拓创新的科学家精神。

在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接受作物育种,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经营和管理等技术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生产与质控,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课程与师资

专业核心课程

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法律法规、作物育种学总论、种子检验学、种子加工与贮藏。

师资团队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6人,3位教师具有国外留学经历。拥有国家级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两个省级一流课程教学团队,拥有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校级教学名师等18人次。

支撑平台

教学平台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新农科”建设为目标,依托中国大学生MOOC、沈阳农业大学智慧教学平台、沈阳农业大学智慧课程等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硬件设备、评价体系、示范效应等方面建设成效显著。

科研平台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作物学学科建设,作物学学科拥有“国家发改委 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教育部(省部共建)北方超级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 农业部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2个。

实践平台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国家级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和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开展实习实训,实践平台条件优越。另外,沈阳农业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兄弟高校联合开展暑期综合实践,赴大北农集团、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先正达(杨凌)创新中心等国内外种业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综合实践,期间同学们将在企业的不同部门、岗位进行轮训,参与种子生产、加工、储运、经营、管理等流程,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实操水平,全面了解国内外种业发展动态,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就业前景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选择。本科毕业可继续在校内或国内外攻读硕、博士学位,近3年来,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约50%毕业生在相关领域攻读研究生,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可选择在农业高校、农业科研机构、种子公司、农业生产基地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育种、研发、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319CD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电话:024-88487135

邮编:110866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