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军 本报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见的出台,对沈阳农业大学科技人员是一个激励。沈阳农大特种玉米研究团队的带头人史振声告诉记者,他们早就盼望这一天了,因为科研体制机制的原因,他们育出的许多好品种不能很好地推广与应用。
说“沈爆2号”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大家常吃的爆米花就是由它而来。“沈爆2号”是我国第一个爆裂玉米杂交种,就是由特种玉米研究团队育成。团队先后育成爆裂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及普通玉米等一系列玉米新品种20余个,目前有4个新品种正在试验之中。
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王铁良说,学校已经成立“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正在制定一系列政策,将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新模式,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打破国外品种垄断
今年的“3·15”日,沈阳农业大学财务处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背着一个塑料袋装了5万元的现金,交给沈阳农大作为草莓新品种“艳丽”的十年使用费。
这人是灯塔市中圣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振波,问及为什么要种“艳丽”,他告诉记者:“去年我从农大引了这个品种回去试种,发现它产量高还耐运输,上市后比其他草莓一斤还要多卖一元钱。大家还想种但买不到苗,于是我找到农大签了授权使用合同,正在准备建一个300亩的育苗场自己繁育。”
“艳丽”是沈阳农大张志宏教授为首的草莓研究团队的成果,它的出现将打破外国品种一统天下的局面。目前我国草莓的栽培面积超过200万亩,年产量超过300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辽宁草莓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居全国第一位。但是放眼望去,我国草莓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几乎全部是外国品种,多数还是专利品种。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莓新品种,对促进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这个团队都说自己是草莓人,凭着对农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一定要育出自己的品种。现在已经有了3家与我们签约授权。”张志宏教授对记者说。
近年来,沈阳农大高度重视成果转化工作,从转化办法、转化形式、科技中介及激励政策等方面着手,把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推动科研力量进入市场创新,加速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社会。
沈阳农大科技处处长岳喜庆向记者介绍说,为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学校制定了科技奖励办法,如对获得的国家级和省级成果奖,学校按获奖奖金的1∶1予以奖励。科技成果、职务发明、专利技术转让收入的25%为课题组劳务酬金,45%用于补充课题组科研经费。
保证国家的“米袋子”
东北粳稻担负着确保我国“口粮”安全的重任,提起“沈农265”、“沈农9816”这两个超级稻品种,在北方粳稻生产区赫赫有名。
“沈农265”是沈阳农大陈温福院士领衔的“北方粳稻核心科技创新与关键技术”创新团队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直立穗与大穗相结合的粳型超级稻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十一五”以来,该团队承担了6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深入开展了水稻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粳稻研究技术体系,培育出了在生产上表现突出、产量潜力高的3个粳稻新品种。
最近两年又有两个新品种“北粳1号”与“北粳2号”问世,去年亩产达1500斤以上。开原市宏大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姜洪大告诉记者:“今年陈院士他们又有‘沈农1406’等3个品种在我这做试验,育苗工作已经完成,就等着到时插秧了。”目前,团队新培育的13个新品种已经进入区试阶段。
去年底,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沈阳农大获批筹建“东北粳稻遗传改良与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将打破高校与其它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快速提升东北粳稻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东北地区粳稻产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丰富国家的“菜篮子”
在严寒的冬日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这跟沈阳农大设施园艺团队的创新不无关系。该团队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国最早从事设施园艺的教学与研究团队之一,而且是最早从事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的教学与研究的团队。
20世纪80年代起,为解决我国北方寒区冬季蔬菜供应难题,团队创建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体系。90年代以来,李天来教授带领的团队先后实现了北纬43.5°(最低气温低于-30℃)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获得高产的先例。
团队与朝阳市政府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为朝阳市建设百万亩设施农业作出巨大贡献。辽宁省现在已成为全国日光温室第一省,全省设施农业已达1100万亩以上。
过去苹果的主产区在辽东半岛,沈阳农大吕德国教授带领果树栽培与生理生态学术创新团队,密切关注我国北方冷凉地区以“寒富”苹果新兴果树产业发展,为沈阳市为代表的冷凉气候区建立了适合当地自然与社会资源的“寒富苹果现代栽培技术体系”,利用10余年时间,将“寒富”苹果由几万亩推广到100余万亩,使沈阳等地区也因此由“非苹果产区”跻身到了国家新兴苹果产区的行列。(摘自2015年5月14日《农民日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