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陈温福院士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Time-ordering japonica/geng genomes analysis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large structural variants in rice breeding”的研究论文,徐铨教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郭安平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王雨助理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李丰成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帆副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武立安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揭示了基因组结构变异及其影响的相关基因在粳稻育种进程中的关键作用。获得的亚种内可利用SV类型遗传变异信息,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开亚种间杂交产生的负面影响,直接扩宽粳型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提升育种潜力提供遗传基础。
早在1959年杨守仁先生率先提出籼粳稻杂交育种新思路,在此基础上,陈温福院士团队构建了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理论体系,即“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成为中国特别是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的总体技术路线。进入“十三五”以来,团队以提高北方粳稻品质为主攻目标,以改良穗部性状为突破口,以调控籼型血缘为主要途径,在相关性状的遗传与生理基础、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